導讀:
意凱高剪切均質機小編認為,不管是先行一步的資生堂,還是近兩年突飛猛進的愛茉莉,都得益于化妝品領域里近年來頗為走倘的平價奢華(Masstige=Mass大眾+款)屬于這一檔次的護膚品牌,形成團隊作戰(zhàn)之勢。然而雖然中國化妝品品牌也在日漸崛起,但是卻還是無法與歐美及日韓品牌抗衡。
愛茉莉和資生堂身處亞洲的地緣優(yōu)勢
均質機小編認為同樣不能忽視的,是愛茉莉和資生堂身處亞洲的地緣優(yōu)勢這也是它們有別于歐美同行的先天優(yōu)勢。研究顯示,亞洲女性平均每天要使用8種護膚品,而在法國這個數字僅僅只是3種,這實際上讓本土作戰(zhàn)的日韓企業(yè)更有動力推出更加豐富的產品。不僅如此,同屬亞洲人種的三國消費者,膚質和膚色更為接近,對妝容的審美也更為一致。
中國化妝品企業(yè)應該反思一下
只是,中國企業(yè)是否也應該反思一下,在“老錢”中找不到定位,無法與LV和卡地亞分庭抗禮似乎也還說得過去,但在日韓企業(yè)已經可以與歐美同行們平起平座的高檔化妝品領域里,日韓具備的先天條件和優(yōu)勢我們幾乎全都有,論老祖宗留下的遺產,人家有“韓方”,我們也有“漢方”和“中藥”,甚至還有全球第二大化妝品市場這么一個大本營,為何卻依然還是缺失了呢?
即便是將范圍放大至整個化妝品市場,中國勢力依然孱弱。在這個早已成為了女性必需品、也為越來越多的男士所接受領域里,曾經的小有名氣者多被歐美集團買走了,從早年的羽西和小護士,到后來的丁家宜和美即面膜。先后被歐萊雅收購的羽西和小護士,前者在集團的羽翼下生存了下來,后者已經蹤影全無。而丁家宜被科蒂買走后虧損連連,也慘遭拋棄。
本土化妝品牌基本都定位在中低端市場
放眼中國,為多數消費者熟悉的本土化妝品牌屈指可數且基本都定位在中低端市場,相宜本草、自然堂和隸屬于上海家化集團的佰草集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作為中國化妝品乃至日化行業(yè)中的生力軍,上海家化旗下共擁有九大品牌,包括服務于男士的高夫。只是,高剪切均質機小編覺得,偌大的一個市場,1/3為歐萊雅、寶潔和資生堂所把持,其他各大洋品牌又瓜分了一部分,國產品牌何以立足,中國錢又何時才得以能砸出一個在國際上響當當的化妝品品牌?